产品碳足迹报告
完成单位(公章):山东正向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 2023年1月31日 目 录
一、前言
二、评价目的
三、评价过程和方法
3.1 评价标准
3.2 工作组安排
3.3 评价流程
3.3.1文件评价
3.3.2现场访问
3.3.3报告编写及内部技术复核
四、评价范围
4.1 企业基本情况
4.2评价对象
4.3系统边界
4.3.1时间边界
4.3.2排放源边界
4.3.3生命周期模式
五、清单分析
5.1生产技术
5.2清单分析
六、数据收集
6.1 数据收集和评价过程
6.1.1 产品数据
6.1.2 物料数据
6.1.3 能耗数据
6.1.4 其他数据
6.1.5 碳足迹核算系数
6.2 数据汇总表
七、产品碳足迹的计算
7.1 计算公式
7.2 产品碳足迹评估与分析
7.3产品碳足迹分析
7.3.1 按生命周期各环节分析
7.3.2 按物料、能耗组成分析
7.4 敏感性分析
八、不确定性分析
8.1 分析方法
8.2 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九、结论
十、节能减排建议
附录
附录1 产品碳足迹评价声明
附录2 文件清单
一、前言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14年发布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确认世界各地都在发生气候变化,而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报告明确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而且这种影响在不断增强,在世界各个大洲都已观测到种种影响。如果任其发展,气候变化将会增强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普遍和不可逆转影响的可能性。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被用来描述产品或服务从生产、消费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效地控制碳足迹,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又可以节约能源的消耗。有效的碳信息汇报和碳减排已成为各生产型企业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法,在社会各界中逐渐达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到要主动控制碳排放,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2016年10月,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碳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碳足迹评价在企业碳管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节能减排必须解决的问题。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温氧化铝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对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相关企业而言,率先实施碳足迹核算和评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碳足迹核算与评估有助于企业了解碳足迹相关政策与法规和碳足迹的核算原则和过程;在碳足迹交易市场上把握先机,从中获益;改善能源效益,节省长远开支;未雨绸缪,迎接国家法律和贸易壁垒的挑战;吸引新顾客,保留老顾客,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施简单,成本低廉。 二、评价目的山东澳远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经开区南定镇鲁山大道299号院内,法定代表人曾华生,注册资本1000万,经营范围为高性能膜材料、陶瓷原料、氧化铝、化工填料、结合剂(以上范围不含危险、监控及易制毒化学品)、节能研磨制品、氧化铝粉、铸造砂、板状刚玉研发、生产、销售;机械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产品主要原料利用工业氧化铝,利用自身专利技术,经天然气高温烧制而成,生产全过程无污染、低能耗。主要产品之一高致密低磨耗氧化铝陶瓷用原材料,主要用于高致密低磨耗氧化铝陶瓷、航空航天、电子、医学、工业等领域,具有高耐磨度、高硬度、耐高温、高绝缘特性。
此次评价对象为山东澳远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温氧化铝产品,涉及生产工序包括配料、洗涤、煅烧、研磨、包装、物流等环节。通过碳足迹评价,将达到以下目的:
1) 核算单位产品碳足迹,有利于绿色工厂的认证与实施。
2) 通过对比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能源、资源、物料碳足迹数据,找出影响产品碳足迹的关键要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升级生产技术和改造生产工艺,优化供应结构,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
3) 通过此次核算,最终让企业明确自身碳排放现状,寻找节能减排机会,最终建立绿色环保的竞争优势。为低碳产品认证、碳排放核查、排污权交易做信息储备。 三、评价过程和方法 3.1 评价标准- 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产品的碳排放量.量化和通信的要求和指南》
-PAS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 3.2 工作组安排依据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产品的碳排放量.量化和通信的要求和指南》,以及PAS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根据核算任务以及企业的规模、行业,按照山东正向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内部工作组人员能力及程序文件的要求,此次工作组由下表所示人员组成。
表3-1 工作组成员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分工 1 刘继辉 组长 产品碳足迹排放边界的确定,2022年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类物料和能源资源数据收集、原物料统计报表、能源统计报表及能源利用状况等。产品碳足迹报告的撰写。 2 蔡阳 组员 收集了解企业基本信息、产品情况、原物料情况、计量设备、主要耗能设备情况,资料整理,排放量计算及结果核算。 3.3 评价流程 3.3.1文件评价根据PAS2050,工作组于2023年1月5日对企业提供的支持性文件进行了查阅,详见评价报告附录“文件清单及主要文件样张”。
工作组通过查阅以上文件,识别出现场访问的重点为:现场查看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原辅料消耗情况,实际排放设施和测量设备,现场查阅企业的支持性文件,通过交叉核对判断企业提供的能源和物料消耗量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正确。 3.3.2现场访问工作组于2023年1月7日进行了现场核查。企业主要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对文件评价阶段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沟通解答。会议的时间、对象及主要内容如表3-2所示:
表3-2现场访问记录表 时间 访谈对象 部门 访谈内容 2023年1月7日 王平 综合办 Ÿ 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
Ÿ 介绍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Ÿ 介绍企业管理现状。
Ÿ 介绍企业产品情况及生产工艺;
Ÿ 介绍产品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物料及能源使用情况;
Ÿ 介绍企业物料及能源计量、统计情况。
Ÿ 介绍评价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原辅料购买情况,提供相关数据。 曹瑞忠 生产部 3.3.3报告编写及内部技术复核工作组于2023年1月28日编制碳足迹报告初稿,2023年1月31日形成最终碳足迹报告。
为保证编写质量,碳足迹评价工作实施组长负责制、技术复核人复核制、质量管理委员会把关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即对每一个碳足迹评价项目均执行三级质量校核程序,且实行质量控制前移的措施及时把控每一环节的工作质量。碳足迹评价工作的第一负责人为工作组组长。工作组组长负责在评价过程中对工作组成员进行指导,并控制最终碳足迹报告的质量;技术复核人负责在最终碳足迹报告提交给客户前控制最终碳足迹报告的质量;报告批准人负责整体工作质量的把控,以及报告的批准工作。
技术复核人及报告批准人情况见表3-3。
表3-3 技术复核组成员表 序号 姓名 职责 行业领域 是否进行现场访问 1 曹磊 技术复核 化工、电力、钢铁、石化、机械 否 2 张静波 报告批准 电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造纸、有色、其他行业 否 四、评价范围 4.1 企业基本情况山东澳远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经开区南定镇鲁山大道299号院内,法定代表人曾华生,注册资本1000万,经营范围为高性能膜材料、陶瓷原料、氧化铝、化工填料、结合剂(以上范围不含危险、监控及易制毒化学品)、节能研磨制品、氧化铝粉、铸造砂、板状刚玉研发、生产、销售;机械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产品主要原料利用工业氧化铝,利用自身专利技术,经天然气高温烧制而成,生产全过程无污染、低能耗。主要产品之一高致密低磨耗氧化铝陶瓷用原材料,主要用于高致密低磨耗氧化铝陶瓷、航空航天、电子、医学、工业等领域,具有高耐磨度、高硬度、耐高温、高绝缘特性。 4.2评价对象本次碳足迹评价对象为:1t高温氧化铝。 4.3系统边界 4.3.1时间边界核算的时间边界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4.3.2排放源边界系统边界确定了产品碳足迹的范围,即碳足迹评价应包括哪些生命周期阶段、投入和产出。根据PAS2050:2011,用于原材料转变的所有流程、产品生命周期内能源供应和使用、制造和提供服务、设施运行、运输、储存所产生的GHG排放,应纳入边界范围。厂房、机器设备等的使用维修及折损,工人日常生活所引发的碳足迹皆不在核算边界之内。
由于产品边界内排放源较多且排放情况复杂,PAS2050允许排除不超过总排放量1%的非实质性排放;与生活相关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计,包括雇员上下班通勤、公务旅行、人工劳动等;办公室所产生的排放量计算结果难以有普适作用,因此排放系统计算时将此部分温室气体排放忽略不计。综上,对于本次评价,以上排放源没有计入。
对于本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空间边界包括山东澳远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1t高温氧化铝的原辅料生产、原辅料运输、产品生产与包装、废弃物处理和成品运输全过程,具体包括生产区域、生产辅助区域、物料运输的能耗和物耗(原料、辅料、包装材料)。 4.3.3生命周期模式根据PAS2050,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内GHG排放评价应在以下方式中进行选择:
a) 从商业-到-消费者的评价(B2C),包括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排放;
b) 从商业-到-商业的评价(B2B),包括直到输入到达一个新的组织之前所释放的GHG排放(包括所有上游排放)。
在计算B2C产品的碳足迹时,典型的流程图步骤包括生命周期全过程:从原材料,通过生产、制造、分销和零售,到消费者使用,以及最终处置或再生利用;B2B的碳足迹停留在产品被提供给另一个制造商的节点上,计算产品碳足迹时只包括从原材料通过生产直到产品到达一个新的组织。
本次产品碳足迹的评价是针对1t高温氧化铝生产过程的GHG排放的跟踪计算,因此采用从“商业-到-商业”(B2B)的生命周期模式。 五、清单分析 5.1生产技术高温煅烧氧化铝粉体以工业氢氧化铝或工业氧化铝或者两者按照比例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矿化剂在适当的温度下煅烧成晶型稳定的α-型氧化铝产品,随着市场对α-氧化铝微粉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也推动了高温氧化铝微粉的生产工艺标准的提高。我们所采用的就是用工业氧化铝、氢氧化铝外加添加剂技术转相煅烧后,再采用先进的粉磨技术及工艺,生产出的活性高温氧化铝微粉,其特点是活性大,粒度细;特别适用于定型制品和耐火浇注料、可塑料、修补料、喷补料、涂抹料等不定形耐火材料,对改善耐火材料的高温强度、提高材料的抗侵蚀性能具有很强的作用。
α-氧化铝粉体生产工艺分为配料-洗涤-煅烧-研磨等过程。
(1)配料工序
按照生产和技术要求将符合工艺规定的工业氧化铝粉和氢氧化铝按照特定比例在混料仓中进行搅拌混合,期间最主要的是保证混料的均与,只有这样在烧结中才能更容易控制产品的质量。
(2)洗涤工序
由于钠离子对铝粉的煅烧影响很大,在煅烧之前需要对混合好的铝粉进行物理的除钠,以保证煅烧出的铝粉达到低钠的标准,步骤是将配好的铝粉利用输送设备输送到螺旋洗沙机中,由于热水相比凉水具有更好的溶解性,也为了不造成能量的浪费,利用后续冷却铝粉产生的热水对洗沙机中的混合铝粉进行冲洗用以去除溶于水的钠离子。该项目冷却物料后变热的循环水用于原料洗涤,洗涤水沉淀后的上层清水再回到循环水池,定期补充循环水的损耗,不外排。
(3)煅烧工序
将洗涤后的混合铝粉输送到储料仓中,用定量输送设备按照技术要求配比好的矿化剂随同定量的混合铝粉经充分混合后输送到回转窑内,利用煤气或者天然气继续高温煅烧,煅烧之后的铝粉进入冷却窑进行冷却,然后进入成品仓待用,窑炉产生的烟气通过干法脱硫-布袋除尘-SCR脱销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这是整个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工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是一个晶相的转变,矿化剂的加入、烧成的温度、气氛、气压控制,窑炉的转速等各种因素直接影响到烧结铝粉的质量。
(4)研磨工序
生产出的高温煅烧α-氧化铝根据用途不同可直接用于部分行业的生产,对一些特殊行业也需要再进一步深加工后使用,根据要求的不同目数的铝粉利用超细研磨设备对煅烧后的铝粉进行研磨,研磨后利用浮选法对不同目数的铝粉进行分级然后进行包装,以确保达到生产的产品标准。
图5.1生产工艺流程图 5.2清单分析评价组通过现场访谈以及查看相关资料,明确了产品所涉及的活动包括: 原辅料获取,排放源为评价产品的原辅料生产过程导致的排放; 原料运输至厂内,排放源包括运输车辆燃料消耗产生的排放; 产品生产,排放源包括评价产品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导致的排放; 产品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处理,排放源包括各类废弃物处理和包装导致的排放; 产品包装,排放源为产品包装的带入排放; 物料厂内运输,排放源为原辅料、产品和废弃物在厂内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 产品运输至下游厂家,排放源为运输车辆燃料消耗产生的排放。 根据上述活动,依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以及辅助工序工艺,确定产品涉及的物料、能源消耗清单,如表5-1所示:
表5-1 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各阶段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生命周期各环节 原辅料获取 原辅料运输 产品生产 产品包装 废弃物处理 厂内运输 产品
运输 原料消耗 氧化铝、石英砂、氟化铝、硼酸 柴油 原料在生产过程产生温室气体 包装袋 回收 柴油 柴油 辅料消耗 / / / / / / / 能源消耗 / / 电、天然气 能耗排放归结到生产能耗中 / / / 六、数据收集 6.1 数据收集和评价过程在山东澳远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及员工的密切配合下,本项目取得了详细的碳足迹核算所需数据,数据收集的时间范围是2022年。 6.1.1 产品数据表6-1 产品产量 数据项 高温氧化铝产量 数据值 80512.83 单位 t 数据来源 《2022年生产报表》 6.1.2 物料数据表6-2 氧化铝消耗量 数据项 用于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氧化铝消耗量 数据值 84002.33 单位 t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22年生产报表》。
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氧化铝消耗与产品产量见下表: 原料 高温氧化铝产品产量(t) 原料耗量(t) 氧化铝 80512.83 84002.33 表6-3石英砂消耗量 数据项 用于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石英砂消耗量 数据值 655.64 单位 t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22年生产报表》。
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石英砂消耗与产品产量见下表: 原料 高温氧化铝产品产量(t) 原料耗量(t) 石英砂 80512.83 655.64 表6-4氟化铝消耗量 数据项 用于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氟化铝消耗量 数据值 23.95 单位 t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22年生产报表》。
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氟化铝消耗与产品产量见下表: 原料 高温氧化铝产品产量(t) 原料耗量(t) 氟化铝 80512.83 23.95 表6-5 硼酸消耗量 数据项 用于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硼酸消耗量 数据值 65 单位 t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22年生产报表》。
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水消耗与产品产量见下表: 原料 高温氧化铝产品产量(t) 原料耗量(t) 硼酸 80512.83 65
表6-6 产品包装环节包装袋消耗量 数据项 高温氧化铝产品包装环节包装袋消耗量 数据值 6.2 单位 t 数据来源 来源于企业统计人员估算,见下表: 包装材料 耗量(t) 包装袋 6.2 6.1.3 能耗数据表6-7 电力消耗量 数据项 用于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电力消耗量 数据值 167.05 单位 万kWh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22年生产报表》,包含产品生产、产品包装、辅助生产的电力消耗。
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电力消耗与产品产量见下表: 能源 高温氧化铝产品产量(kVar) 电力消耗量(万kWh) 电力 80512.83 167.05 表6-8 天然气消耗量 数据项 用于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天然气消耗量 数据值 5535405 单位 m3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22年生产报表》。
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天然气消耗与产品产量见下表: 能源 高温氧化铝产品产量(t) 消耗量(m3) 天然气 80512.83 5535405
表6-9 柴油消耗量 数据项 用于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柴油消耗量 数据值 21.4 单位 t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22年生产报表》。
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的天然气消耗与产品产量见下表: 能源 高温氧化铝产品产量(t) 消耗量(t) 柴油 80512.83 21.4 6.1.4 其他数据表6-10原材料运输里程数 数据项 物料运输里程数 数据值 见数据来源表格 单位 Km 数据来源 由生产厂家和公司之间距离确定。
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原料单程运输距离: 活动水平参数 活动水平数据 单位 氧化铝 70 Km 石英砂 80 Km 硼酸 30 Km 氟化铝 200 Km 表6-11产品运输里程数 数据项 产品运输里程数 数据值 见数据来源表格 单位 Km 数据来源 由公司运输到消费厂家之间的单程距离确定: 高温氧化铝产品 80 Km 6.1.5 碳足迹核算系数在进行碳足迹核算时需要相关能耗、物耗、水耗的碳足迹系数,如下表所示:
表6-12 各能源、物料碳足迹系数 类别 项目 碳足迹
系数 单位 数据准确度 具体来源 能源 电力 1.04 kgCO2e/kWh 4 文献-《用于组织和产品碳足迹的中国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柴油 3.09591 kgCO2e/kg 4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煤炭生产企业、纺织服装企业 天然气 2.1650 kgCO2e/m3 5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煤炭生产企业、纺织服装企业 原料 氧化铝 0.58 kgCO2e/kg 6 根据Defra数据及价格计算,详见表6-35 石英砂 1.24 kgCO2e/kg 6 根据Defra数据及价格计算,详见表6-35 氟化铝 0.86 kgCO2e/kg 6 根据Defra数据及价格计算,详见表6-35 硼酸 5.41 kgCO2e/t 6 Defra / DECC 产品包装 包装袋 0.43 tCO2e/t 5 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DEFRA2018) 原料运输 单位公里载重 0.19639 kgCO2e/t.km 6 Defra /DECC 产品运输 单位公里载重 0.19639 kgCO2e/t.km 6 Defra /DECC 6.2 数据汇总表产品碳足迹活动水平数据汇总情况见表6-13表6-14
表6-13 2022年产品信息及产量汇总 产品名称 产量(t) 高温氧化铝 80512.83 表6-14 2022年高温氧化铝产品能源、物料消耗数据汇总 生命周期各环节 活动水平参数 活动水平数据 单位 原辅料获取 氧化铝消耗量 84002.33 t 石英砂消耗量 655.64 t 氟化铝消耗量 23.95 t 硼酸消耗量 65 t 原辅料运输 氧化铝运输公里数 70 km 石英砂运输公里数 80 km 硼酸运输公里数 30 km 氟化铝运输公里数 200 km 七、产品碳足迹的计算 7.1 计算公式采用碳足迹系数法进行计算,详见公式(7-1);
公式(7-1)
式中:
——产品碳足迹,kgCO2e;
Mi——第i种能源和物料的消耗量,质量/体积/kWh;
Ni——第i种能源和物料的碳足迹系数,kgCO2e/体积或kgCO2e/质量或kgCO2e/kW·h。 7.2 产品碳足迹评估与分析表7-1 2022年度高温氧化铝产品碳足迹计算结果 生命周期各环节 活动水平参数 活动水平数据 单位 碳足迹系数 单位 碳排放量(tCO2e) 比例(%) 原辅料获取 氧化铝消耗量 84002.33 t 0.58 kgCO2e/kg 15120.42 51.20 石英砂消耗量 655.64 t 1.24 kgCO2e/kg 157.35 0.53 氟化铝消耗量 23.95 t 0.86 kgCO2e/kg 20.60 0.07 硼酸消耗量 65 t 5.41 kgCO2e/kg 351.65 1.19 原料运输 氧化铝运输公里数 470 Km 0.19639 kgCO2e/t.km 13.75 0.05 石英砂运输公里数 80 Km 0.19639 kgCO2e/t.km 15.71 0.05 硼酸 30 Km 0.19639 kgCO2e/t.km 5.89 0.02 氟化铝运输公里数 200 Km 0.19639 kgCO2e/t.km 39.28 0.13 产品生产 电力消耗量 1670521 kWh 1.04 kgCO2e/kWh 1737.34 5.88 天然气 5535405 m3 2.1650 kgCO2e/m3 11984.15 40.58 产品包装 包装袋消耗量 6.2 t 0.43 tCO2e/t 2.67 0.01 厂内运输 柴油消耗量 21.4 t 3.09591 kgCO2e/kg 66.25 0.22 产品运输 运输公里数 80 Km 0.19639 kgCO2e/t.km 15.71 0.05 总碳足迹(tCO2e) 29530.77 100 产品产量(t) 80512.83 产品碳足迹(tCO2e/t) 0.37 7.3产品碳足迹分析 7.3.1 按生命周期各环节分析表7-2 2020年度高温氧化铝产品碳足迹构成 生命周期各环节 碳排放量(tCO2e) 碳排放比例(%) 原辅料获取 15650 53.0 原辅料运输 74.63 0.25 产品生产 13721.5 46.47 产品包装 2.67 0.01 厂内运输 66.25 0.22 产品运输 15.71 0.05 总碳排放 29530.77 100 由表7-1可知,高温氧化铝产品碳足迹构成大小为:原辅料获取>产品生产>原材料运输>厂内运输>产品运输>产品包装,产品原辅料获取环节的碳足迹占总碳足迹最大,达53%。 7.3.2 按物料、能耗组成分析进一步分析产品生产环节的碳足迹构成,其物料、能耗的碳足迹如表7-3所示。
表7-3 2020年度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环节碳足迹构成 类别 活动水平参数 碳排放量(tCO2e) 碳排放比例(%) 产品生产 电力消耗量 1737.34 12.66 天然气消耗量 11984.15 87.34 产品生产环节总碳排放 13721.5 100 由7-3可知,高温氧化铝产品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碳足迹为:天然气>电力,因此,天然气使用是高温氧化铝产品低碳控制的关键要素。 7.4 敏感性分析以下对天然气消耗量进行敏感性分析,考察能源资源使用量的变化对碳足迹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如表7-4所示。
表7-4 高温氧化铝产品碳足迹敏感性分析 参数 原总碳足迹(tCO2e) 减后总碳足迹(tCO2e) 碳足迹差值(tCO2e) 总量减少比例(%) 高温氧化铝产品碳足迹 天然气消耗量减少10%时 11984.15 10901.65 1082.5 3.7 将占总碳足迹比例较大的活动数据数值减少10%,考察对整体碳足迹的影响。由于评价对象碳足迹成分复杂,碳足迹总量大,在相应活动水平数据减少10%时,对其碳足迹总量影响小于8%。说明天然气消耗量变化对高温氧化铝产品的总碳足迹的变化影响最大。 八、不确定性分析 8.1 分析方法首先,需要对清单中数据的来源进行质量评估,从数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两个方面来评估。可靠性选定为统计代表性、时间代表性和数据来源三个指标;相关性选定地理代表性和技术代表性两个指标,如表8-1。
其次,在对不确定性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时,采用对各指标进行加权平均的方法,参见公式8-1。可靠性中3个指标各占1/3,相关性中2个指标各占1/2。最终得分高,则数据质量好,不确定性低;反之得分低,则数据质量差,不确定性高,数据质量等级参照表8-2。
表8-1 数据可靠性量化指标 指标值 9 7 5 3 1 统计代表性 全面统计 重点统计或典型统计 抽样调查频次高于每月天一次 抽样调查频次1-3月每次 抽样调查频次低于3月每次;抽样频次未知 时间代表性 研究目标当月数据 与研究目标当月差距3月以内 与研究目标当月差距3~8月 与研究目标当月差距8~18月 与研究目标当月差距18月以上;未知数据年代 数据
来源 三级测量数据/实际数据 平均数据 经验数据 额定数据 未知 地理代表性 研究目标区域 与研究目标区域地理条件大部分相同 与研究目标区域地理条件类似 与研究目标区域地理条件部分类似 与研究目标区域地理条件完全不同;未知地理条件 技术代表性 生产现场 技术水平档次相差为0 技术水平档次相差为1 技术水平档次相差为2 技术水平档次相差为3
公式(8-1)
式中:
Q——数据质量等级分;
——数据的统计代表性质量等级分;
——数据的时间代表性质量等级分;
——数据的来源质量等级分;
——数据的地理代表性质量等级分;
——数据的技术代表性质量等级分。
表8-2 数据质量等级 得分 数据质量 不确定性大小 8≤不确定性≤9 最高 最小 7≤不确定性≤8 较高 较小 6≤不确定性≤7 较差 较大 不确定性≤6 差 非常大 按照各碳足迹构成占总碳足迹的比例,对各碳足迹构成的等级分进行加权平均,可获得核算结果的等级分,参见表8-2所示的数据等级,即可获得核算结果的数据等级。具体参见公式(8-2):
公式(8-2)
式中:
QAVG——核算结果的数据质量等级分;
Q——各碳足迹构成的数据质量等级分;
η——各碳足迹构成占总碳足迹的比例。 8.2 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8-3 高温氧化铝产品碳足迹可靠性分析结果 项目 原料 包装材料 能源 厂内运输 原辅材料运输 产品运输 统计代表性(q1) 9 7 9 9 7 7 时间代表性(q2) 9 9 9 9 9 9 数据来源(q3) 9 5 9 9 7 7 地理代表性(q4) 7 7 9 7 7 7 技术代表性(q5) 9 7 9 9 7 7 单个投入产出不确定性 8.5 7 9 8.5 7.3 7.3 产品碳足迹占比 56.25% 0.1% 35.01% 2.72% 1.4% 4.66% 总体不确定性 8.22
由表8-3可知,评价产品碳足迹中,能源的可靠性是9,数据质量最高,不确定性最小;包装材料、蒸汽、废弃物处理的可靠性均是7,不确定性最大。数据总体不确定性分别为8.22%,数据质量较高,不确定性较小。 九、结论 2022年高温氧化铝产品总碳足迹值为:29530.77tCO2,产品碳足迹为0.37tCO2/t。 高温氧化铝产品碳足迹的构成因素中,原材料获取的碳足迹占比最大,占产品碳足迹总量的53%。各类能源资源中,天然气是高温氧化铝产品低碳控制的关键要素。 十、节能减排建议 通过前章结论,高温氧化铝产品碳足迹中,能源资源贡献最大。因此为了减少产品碳足迹,应聚焦在节能降耗方面,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1. 建议企业积极开展节能诊断工作(含数据分析、节能潜力估算、技改匹配等),摸清能源消耗的具体情况,提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节能降耗措施及建议。
2.能源资源使用导致的碳排放超过产品碳足迹的46%,掌握自身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状况,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3.建议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碳足迹。
4.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灵活调控设备使用情况,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建议年假期间和生产淡季尽量集中安排生产,避免机器开关机而损失能源。
5.通过提高工艺优化和科学管理,提高产品收率,从而降低原料单耗,从而减少原料消耗对产品碳足迹的贡献。
附录 附录1 产品碳足迹评价声明 产品名称: 高温氧化铝产品 企业名称: 山东澳远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经开区南定镇鲁山大道299号 核查依据标准及准则: ISO 14067:2013 & PAS 2050:2011 单位产品碳足迹: 高温氧化铝产品:0.37tCO2/t 系统边界: 核算的时间边界为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高温氧化铝产品包含原辅料生产、原辅料运输、产品生产与包装和成品运输全过程。 评价机构: 山东正向国际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附录2 文件清单 序号 内容 1 企业营业执照 2 企业简介 3 组织机构图 4 厂区布局图 5 2022年生产报表 6 财务发票 7 产品原材料运输距离 8 现场访问名单表